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曾用名: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淮海工学院学报&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淮海工学院学报
主办:江苏海洋大学
ISSN:2096-8248
CN:32-1892/N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被引频次:6777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2013);CA化学文摘(2013);期刊分类:高等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淮海工学院论文综述(淮阴工学院论文答辩)(6)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打完著名的“平安格勒战役”之后,李云龙就收拢部队把这些后来扩充的整编成了8个步兵营,还不包括团部、骑兵连、炮兵连、特务连、侦察连、直属

在打完著名的“平安格勒战役”之后,李云龙就收拢部队把这些后来扩充的整编成了8个步兵营,还不包括团部、骑兵连、炮兵连、特务连、侦察连、直属连、辎重连等等。作为战忽局的我就觉得此时李云龙独立团的军事实力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师的作战编制了,可是作为《亮剑》中的两大主角,八路李云龙与楚云飞一直惺惺相惜,相爱相杀不过,因为他俩选择阵营和信仰的不同,他们明面上恭恭敬敬,暗地里却一直在互相较劲,谁也不服谁。在李云龙率独立团打完“平安格勒战役”后,晋绥军的楚云飞就在背后捅了李云龙的一刀,他战略眼光看得很远,抢点很准,故意将自己的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营驻扎在大孤镇,将李云龙的根据地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不得不说这招挺阴险的。

事后,李云龙请客,把老战友孔捷和丁伟请来研究“晋西北铁三角”联合协防统一指挥的问题,期间李云龙有点喝多了,就非常高兴他就对他的两个老战友炫耀自己的实力。

李云龙就说自己手上现在有8个步兵营,还不包括团部、骑兵连、炮兵连、特务连、侦察连、直属连、辎重连等等。在他在说完后,在场的孔捷羡慕不已,说道:“八个营,老天爷呀……你的部队扩充了近三倍呀。而那时的丁伟却显得颇为“冷静”,甚至有一些不屑。毕竟,孔捷羡慕不已是有原因的,因为在那时他手下的队伍的战斗力是无法与李云龙的部队相提并论的。现在老战友李云龙又一下子扩充了这么多人马和武器装备,自然是羡慕不已,理所当然的。

丁伟的反应很平淡,难道是丁伟很清高吗?那倒不是。大可观天下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丁伟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在战争还没结束时就已经对未来国共之间的态势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而这样的眼光高度,老战友李云龙和孔捷在那个时候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个认识水平。所以孔捷就显得非常的惊讶,而丁伟就非常的淡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甚至还带着一种不屑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之间有那么大的水平差别呢?

从孔捷的反映也说明孔捷所带领的部队作战人员肯定没有李云龙的独立团人数多,而这个丁伟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眼界高,视野宽,格局大,早就看明白眼下这所有的一切了,他也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这是李云龙在剧中说的。他越没反应,也说明他的部队人数说不定比李云龙独立团的作战人数只多不少,正因为如此,丁伟才感觉到李云龙的独立团,8个步兵营,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在拉队伍这方面,丁伟是具有很高的战略眼光的,我老丁也不必你老李差!

只不过在《亮剑》这部剧中是为了特意突出李云龙的主角光环,导演才刻意地把丁伟的表现能力拉低,但还是会留有一些迹象表露出丁伟的眼光的独到之处,这个配角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刻。

如果按照李家坡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日军山崎大队的战斗时,张大彪的一营360人的编制标准,此时的独立团就已经扩充到了八个营,现在每个营下辖肯定不是3个步兵连,甚至是6个以上的步兵连,一个营的兵力充实到800人,不是什么问题,这一点,早就在丁伟的预料之中,丁伟的表现还自然不会惊讶。

如果从热播电视剧《亮剑》的最后几集来看,在选择论文主题方面就说明,剧中的孔捷、丁伟和李云龙三个高级指挥员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因为孔捷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写的关于《战役中各兵种配合协同作战的问题的研究》,李云龙因为主角光环就写了《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在那个和苏联老大哥“一边倒”的时代,具有战略眼光的丁伟就敏锐地发现了北部邻国对我国未来可能构成的战略威胁,他写的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国土的防御重点》,不得不说丁伟这样的观点在那个时代绝对可谓是“离经叛道”,危言耸听!但经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丁伟的想法推论是完全正确的,他简直就是一个预言家!

大家想一想,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黑龙江边的珍宝岛与苏修的那场差点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场短暂交火,更加应证了《亮剑》剧中丁伟的远见卓识,这样的人才是不可多得!反观这个主角李云龙的军事思想还停留在只是战术层面的“亮剑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上面,他在格局和眼光上面逊色于丁伟太多了。因为孔捷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写的关于《战役中各兵种配合协同作战的问题的研究》,他是兵团级指挥员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这一点就比李云龙高。


文章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hhgxyxb.cn/zonghexinwen/2022/1212/957.html


上一篇:淮海工学院论文参考文献自动生成(论文如何自
下一篇:为什么有人说亮剑里最狠的军官不是李云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