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曾用名: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淮海工学院学报&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淮海工学院学报
主办:江苏海洋大学
ISSN:2096-8248
CN:32-1892/N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被引频次:6777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2013);CA化学文摘(2013);期刊分类:高等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以西南联合大(3)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高等工程教育应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西南联大工程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工程教育的成效如何主

(三)高等工程教育应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西南联大工程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工程教育的成效如何主要看其是否适应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西南联大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课程设置和安排均为战争服务,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掀起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高潮,届时将急需交通、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技术人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课题。

对此,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应以推进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工程科技人才的沟通,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积极服务于新时代条件下国际化、战略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新时代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学生对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有关国家文化概况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国交流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置相关课程,搭建校内外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国际工程师,将其作为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手段。

[1]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7.

[2]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360.

[3]云南省档案馆编.档案中的西南联大[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24-25.

[4]韩淑芳.西南联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162.



文章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hhgxyxb.cn/qikandaodu/2021/0223/503.html


上一篇:偶像食指
下一篇:学联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组织管理与建设研究以盐